民间文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9-01-04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心之一。这里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成果卓著的优秀民俗学者,近70年来,培养了大批民俗学界的专门人才,为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事业的确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上对全国高校同行也起着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2001年集体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历史沿革
北师大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有着光荣而辉煌的历史。1949年,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的钟敬文教授来到北师大,初次将民间文学植入大学课堂。1953年起开始在国内首次招收这一专业的研究生;1955年创立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
在民俗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张紫晨、许钰、陈子艾、潜明兹、刘铁梁等先生都曾在这里长期执教。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1年民间文学学科被定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被教育部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为加强对我国民众生活与传承文化的科学研究,1993年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与教研室同体异称)。该学科点多次举办国内外大型学术活动,建有全国最大的民间文化资料室,藏有25000多种专业书刊,这在国际同类研究机构中也不多见;还拥有全国普通高校的第一所民俗文物陈列馆,拥有可用于田野作业、教学和科研的现代化设备。与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德国等国际民俗学机构和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民俗学机构建立有密切合作关系。2002年,经重新审批,北师大的民俗学学科点再次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本所学者在国际交流方面亦有杰出表现。其中,杨利慧、康丽和彭牧三位学者作为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工作团队的核心成员,从2015年开始全面参与评审工作。
二、BET电竞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BET电竞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民间文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国际交流的新型综合机构。2015年“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更名为“民间文学研究所”。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万建中、杨利慧、康丽;副教授1人:彭牧;讲师1人:王尧。现任所长为万建中教授。
三、研究方向与课程建设
本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民间叙事学、民俗志学、历史人类学,三个方向彼此衔接,共同构成“民间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长远发展走向。
本所师生在充分重视历史文献整理与使用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民俗学田野作业,通过搜集第一手资料和观察体验民间生活,使所从事的学问进一步关注现实和服务于社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世界民俗学史、跨文化民俗学研究、社会文化学、民间信仰研究、民间组织制度研究、宗教民俗学、民间叙事学、民间文艺学导论、技艺民俗学、都市民俗学等。
四、科研与教学成果
承担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专门史”和“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完成的国家级和省部委级科研项目有: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中国江南沿海村落民俗志研究”,中宣部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俗文化志区县本的调查与编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北京商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现代民间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异”,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叙事的讲述与表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的神话母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丛研究”、“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及其理论建构”,“中国神话的当代传承:以遗产旅游和电子传媒的考察为中心”,中国现代歌谣学研究史,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地方传说与北京精神:都市民间叙事的当代传续与生产模式研究”,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等等。
本所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教育部“优秀教师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科A 组)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此外,本所教师还在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中荣获“荣誉奖”,并屡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山花奖”,所编著的多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民俗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